小和田雅子,當今日本皇后,外界曾評價她,從最美外交官淪落為日本皇室生育工具,稱為嫁入皇室最悲催的女子。嫁入皇室之後,雅子沒能為皇室生出繼承人,讓她成為眾矢之的。
無論外界如何評價,德仁天皇對雅子的愛與支持始終如影隨行,最好的詮釋了遇到一個對的人何其重要。即使身陷牢籠,也有沖出桎梏的一天。
一、非她不娶,給了她厚實的愛情和守候
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深入人心,雅子被喻為「灰姑娘」,德仁卻比故事中王子更加感人。
小和田雅子,1963年12月9日誕生于東京。雅子的父母出身名門,父親是外交官,雅子從小跟父母生活在國外,小時候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跟父親一樣出色的外交官。
雅子是名副其實的學霸,畢業于哈佛大學,精通英語、法語、德語、俄語和日語五國語言,她天資聰穎、才華橫溢、廣交朋友,活躍中各個不同的圈子之間,是一位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子。
畢業後,雅子以優異的成績,以及出眾的外語能力順利考入日本外務省,成為一名外交官。在當上外交官的第一年,在一個外交活動上,與皇太子德仁相遇,一眼千年,德仁對雅子一見傾心,展開了猛烈的追求。
雅子對皇太子德仁的追求採取了回避的態度,當年的雅子風華正茂、精明幹練,在外交官與太子妃之間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的理想,當一名優秀的外交官。
為了逃避德仁的追求,雅子到牛津大學讀碩士。沒想到幾年後學成歸來,雅子承受著更大的壓力,德仁的親弟弟都已經結婚了,而德仁至今還未婚,對雅子念念不忘,非她不娶,這令雅子陷入兩難的境地。
最後,德仁的父母,當時的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親自出面拜訪雅子父母,在德仁父母的施壓下,加上德仁深情動人的表白,雅子接受了德仁的求婚。
1993年,雅子從外務省辭職。1993年6月9日與日本皇太子德仁成婚,正式成為皇太子妃,成為繼婆婆美智子後第二位嫁入日本皇室的平民。
德仁對雅子一往情深,非她不娶的這份堅決,像極了童話裡為愛而披荊斬刺的王子,甜膩所有的人。德仁婚前對雅子保證:
「我會永遠在你身邊,此生我會盡所有力量來保護你度過一切困難。」
承諾誰都會說,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踐行自己的諾言,德仁做到了。
二、永遠站在她的背後支持她
婚後,德仁每次與雅子同框,臉上都堆著滿滿的笑容,幸福溢于言表。
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雅子已經為身份的轉換做好充足的準備,但日本皇室是一個古老而傳統的皇室,不但禮節繁縟,還遵從男尊女卑。雅子雖貴為太子妃,稍有出錯就會受到斥責,優秀的雅子沉默了。
雅子總在德仁身後三步遠的地方低頭彎腰,這是皇室的規矩,我們看到那個原先那個熱情、開懷大笑的雅子不見了,轉而是一個臉上佈滿陰鬱、不開心的雅子。因為至今沒有為皇室生下繼承人,她的人生自由也受到限制,不準她出訪,直到女兒愛子出生後,雅子才被允許回娘家。
她作為一位優秀的外交官被淡忘了,作為太子妃,日本皇室對她的期盼只有一個:綿延子嗣。
然而事與人違,在9年之後,雅子才生下女兒愛子,讓雅子儘快為皇室生下一個繼承人的呼聲不斷,壓力襲來,雅子積壓多年的壓力如一面牆倒來,一下子將她擊倒在地。
2003年,雅子妃患上抑鬱癥。德仁看到了不堪重壓的雅子,在2004年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抱怨皇室的清規戒律使得妻子個性「被泯滅」,請求內務府及民眾不要給她太多的壓力。
德仁的議論引發了日本皇室的不滿,但在一定程度上支緩了雅子在皇室的地位,雅子並不是孤立無援的。
2008年,德仁公開表示:
「她已經很累了,至于生不生第二個孩子的問題,應該首先以雅子的健康為重。」
儘管雅子沒有為德仁的生下繼承人,德仁對她的疼愛依然有增無減。
雅子在日本皇室受到各種打壓,有人甚至希望德仁與她失婚,雅子依然挺過來了,她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善良,這與雅子自身的修養分不開,跟德仁也有著很大的關係。
從德仁那裡得到了足夠愛的供養,讓她內心更加富足,使他能夠跟德仁站在一起,共同應付外面的風風雨雨。一對齊心協力的夫妻必然能創造出更大的成就、更多的收穫。
三、給她皇后之冠,讓她延續昔日外交官的風采
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及德仁的掌權,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即位,同時,皇太子妃雅子成為日本國皇后。
地位上的改變,絲毫未影響到德仁對雅子的愛。在登基前兩個月,德仁還對外界說了這樣的話:
「她的地位將會改變,職責也會增加,但她不會嘗試立刻做所有的事。我要為她變強,盡我所能支持她!」
成為皇后的雅子在德仁的支持下,可以更加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,雅子在外交方面的才華得到了徹底放飛。這時候,我們從雅子身上又看到了昔日外交官的風采,優雅知性、神采奕奕、笑容燦爛、自信飛揚的那個雅子又回來了。這時候,德仁總是旁邊開心地看著妻子。
當上皇后的雅子公務越來越多,沉重的公務並沒有讓雅子覺得擔子重,反而享受當下,她的狀態好到所有人都能看得見。雅子好像換了一個人,臉上沒有了陰鬱,只有發自心底的笑。
雅子是幸運的,遇到一個對的人,可以為她擋風雨,可以為她變得更加強大,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守候她。
比起遇到對的人更重要的是,彼此是以心交換,以誠相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