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些年,為了應對攻擊或者其他災難,蘇聯建立了國家戰略儲備系統。比如,建在伏爾加河畔的 雅羅斯拉夫爾的巨大糧倉。
高聳且破敗的筒形糧倉建築,見證了蘇聯的興衰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在蘇聯成立之初,當時的國家領導機構就意識到了,建立一定的國家商品和產品儲備的重要性。如果國家進入戰時狀態,他們可以堅持一段時間,直到國家順利地進入「戰爭軌道」。
上個世紀30年代初,蘇聯首先在勞動和國防委員會下設立了一個特別的預備役委員會,並于 1938年為該組織設立了軍事化警衛。在蘇聯解體之前,國家儲備是一個秘密的行政結構,其中包括遍佈全國的各種食品和非食品儲存設施。
這座建于1938年的雅羅斯拉夫爾糧倉擁有6座30米高的巨大建築,60多年來它一直是蘇聯國家儲備系統的一部分。這個建築還有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——61號麵包基地大糧倉。
但是最重要的是,在蘇聯時期的戰爭期間,這個巨大的糧倉在前線食物供應鏈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。
為了將糧食運送到這個麵包基地,特地修建了抵達這裡的鐵路線和鐵路站-特維裡察站(станция Тверица)。戰爭結束後,船舶運輸成為了補充糧食庫存的主要管道,因此在附近有一個專門為這個麵包基地而建造的碼頭。
除此以外,還建造了糧食生產基地、運輸天橋等等。在這個國家級的糧食儲備機構中,機械化程度非常高——從卸貨、裝貨,到包裝等等。
但是,隨著蘇聯和國家儲備系統的崩潰,61號麵包基地好像不再那麼重要。從1992年到2003年,國家戰略儲備項目的經費一直沒有撥付,終于這個巨大的糧倉停止了運轉。
上個世紀90年代,雅羅斯拉夫爾大糧倉裡的糧食全部被商人和寡頭搶走,機構本身也慢慢地走向了破產的深淵。
距今已經近30年過去了,這座建築物仍然屹立不倒。但是已然破敗不堪,一塊塊磚瓦會從高處墜落。2018年,一些建築商買下了這片土地,並在糧倉的周圍安裝了新的圍欄。
據可靠消息,迄今為止,已有十幾名好奇的遊客進入探險,不幸身亡,所以他們把61號麵包基地圍了起來。
從高處看去,可以發現這座糧倉是多麼的宏偉,令人震撼。
如果經過妥善的維修,這座糧倉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旅遊景點吧!